【“3·19”城市管理日】诊治城市管理难题的“多面手”——记录城市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之三
我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有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铿锵“娘子军”,每当她们接到关于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摆卖、商户跨坎经营、违规悬挂广告横幅等影响市容市貌、城市秩序的信息反馈,便通过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将问题派发至处置单位,以便尽快恢复城市秩序。她们就是我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坐席员。
韦桂花(右)指导同事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审核受理城市管理问题
智慧城管业务覆盖全市89个工作网络、290平方公里,服务千家万户,全过程监督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鱼峰区文林路8号华润万象府洛苑旁边空地,有焚烧垃圾情况,味道很大,影响周围居民。”3月16日12时42分,“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后台弹出一条市民反馈的信息,当日值班长韦桂花看到后,迅速与市民核对地址信息。12时43分,信息完成登记后立即上传系统,同时与下一环节工作人员电话沟通告知情况,督办处置部门尽快到达现场处理。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每天要处理千余件问题信息,需要储备丰富的城市管理知识,具备快速反应和高效协调能力,只有成为诊治城市管理难题的‘多面手’,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见效。”韦桂花介绍,“娘子军”发挥工作细心、思维敏锐等特质,在处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时认真负责,曾获得“全国巾帼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系统接报,航一路上与银海路交会路口,由东往西一侧非机动车道上,游商摆卖水果,请立即前往处置!”3月17日15时27分,柳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值班员移动终端弹出一则人工智能系统受理的城市管理问题。
韦桂花说,这是她们的小助手——城市管理“AI数智助手”,它可以根据算法自动检测问题对象,并自动受理转入派遣流程。
“人工智能可高效受理无照经营游商、占道经营、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管理问题,我们就集中精力去攻克‘疑难杂症’等棘手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韦桂花笑着说。
市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智慧城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系统以后,大大提升了审核受理效率。未来,人工智能将与坐席员协同合作,为民排忧解难,助力打造安全、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