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期结束!保护柳江水域生态环境,还有这些要注意
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是柳江河的禁渔期。7月开始,禁渔期结束。
7月1日,记者从柳州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获悉,在今年禁渔期期间,他们通过巡查宣传、严查快处、行刑衔接、联合执法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保护柳江水域生态环境。禁渔期非法捕捞投诉案件从2024年的143起,下降至2025年的70起,同比下降约51%。

收缴渔具。
禁渔期是保护修复流域渔业生态环境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段。柳江河城区河段从白露大桥至红花水电站的水域是柳州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的主要辖区。

普法宣传。
在禁渔期开始前,支队在沿岸水上公交站点、亲水平台人员密集场所、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水域周边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多渠道告知禁渔期相关注意事项和线索举报方式等。
针对非法捕捞行为的高发水域,支队增加夜查频次进行专项打击,对非法捕捞、电鱼、毒鱼案件,坚持从快从重处理,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力。

拆除钓台。
柳州市禁渔,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工作人员长期持续开展禁渔工作,在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水域生态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25年禁渔期,支队共查获案件7起,收缴非法渔具273件,与2024年同期相比,案件数量从26起减少至7起,同比下降73.1%;收缴非法渔具数量从400件减少至273件,同比下降31.75%;禁渔期非法捕捞投诉案件从2024年的143起下降至2025年的70起,同比下降约51%。

收缴渔具。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今年禁渔期工作的结束,水域生态系统在禁渔期的休养生息中逐渐恢复活力,鱼类种群数量稳步增长,部分濒危鱼种重现踪迹,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使水域生态链更加稳固,推动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柳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大量游客来游玩观光,以生态游、休闲垂钓为特色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动监督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水域生态的良好氛围。
“禁渔期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市民可以随意垂钓或捕捞。”柳州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定,禁止在人工鱼道等特定区域进行垂钓活动;禁止违法搭建钓鱼棚(台)等临时构筑物;禁止使用延绳钓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破坏较大的钓具进行垂;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等;禁止垂钓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若钓上保护鱼类应及时放生。该负责人也希望市民文明、科学、规范垂钓。
下一步,支队将通过在河边安装公共视频设备、无人机巡查等规范化智能化方式,不断持续巩固禁渔成果,为维护柳江水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持续守护柳江冠军水质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