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活“一盘棋” 打好“组合拳”
我市“五车”整治升级成“2.0”模式,优化宜居畅通出行环境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市民群众对安全、有序、通畅生活环境的向往,就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源”和“根”。近年来,我市整合多方资源,依托“法治+科技”手段,逐步形成“五车”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助力建设美丽宜居柳州,从今年起,市“五车”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转变为市城管委“五车”专项整治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称市“五车”整治办),表明我市“五车”整治向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的“2.0”模式升级。
1
新动能
考评制度化整合资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017年12月以来,我市开展“五车”整治,整治三轮车占道经营,两轮摩托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小客车(面包车)非法载客,燃油助力车、农用车辆(拖拉机)非法上路等。市“五车”整治办设在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商务、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形成合力,常抓不懈治理“五车”问题。
市“五车”整治办负责人介绍,针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在完善整治工作考评细则上下功夫,及时修改考评细则。一是将“五车”考评纳入“金壶杯”评比活动;二是调整各项指标考评分数占比;三是将环卫车密闭管理工作纳入考评,对未密闭的车辆发现即扣分;四是将报废车辆拆解工作纳入考评。通过完善考核细则,全年非法上路“五车”的查处量大幅增加,环卫三轮车未密闭上路行驶的现象已基本消除,报废车辆拆解工作基本完成,切实做到“以学促用,以知践行,以干增效”。
市“五车”整治办运用数字化城管平台对“五车”问题进行巡查采集并立案下派的同时,实行督查“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2020年,全年市数管平台共立案“五车”问题29952件,查处违法“五车”11223辆。全市人行道“五车”占道停放、占道经营现象已基本消除,环卫、快递三轮车规范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市民出行环境不断改善,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2
新景象
服务精细化转变思路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我市持续整治“五车”非法上路及营运等乱象,旨在营造安全、有序、通畅的市容与出行环境,有的从业人员不理解、不支持,为解决这一难题,市“五车”整治办打出了宣传先行、强化法治、引导就业等一系列“组合拳”。
市“五车”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首先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平台对非法“五车”的危害进行曝光,并报道依法整治全过程,向广大市民展现了整治非法“五车”的决心,也为整治工作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随着“五车”整治宣传的不断深入,不少当事人认识到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还带来诸多交通安全隐患,对整治工作予以理解和配合。市“五车”整治办全年共接待上访车主102人次,较上年同比下降61%。
此外,通过聘请律师随队执法,邀请律师对法律法规、执法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素养,确保整治工作更加文明规范。加大力度查处利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上路及营运等违法行为,对于残疾人车主正常的出行需求,交警等部门将研究解决残疾人专用机动轮椅车“上牌难、停车难”问题。各城区(新区)还加大力度宣传和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我市“五车”整治化解难题。
3
新力量
监管规范化齐抓共管
城市管理践行住建部倡导的“721”工作法,即70%的服务、20%的管理、10%的执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从源头上遏制三轮车非法上路及营运,市“五车”整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监管规范化,逐步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区范围内“五车”经营主体进行逐户排查,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及假借维修等名义提供车辆非法拼装改装服务的经营户;同时,要求车辆经营企业在店铺显著位置悬挂相关宣传内容,引导消费者遵守整治要求。商务部门在市区80个加油站点内张贴“五车”整治通告及不为无牌“五车”加油的告示。
对于快递、环卫行业专用车,我市邮政管理部门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采取一车一编号、发放车辆专属备案证、车辆信息登记等措施,有效避免假牌、套牌车辆出现,快递三轮车规范管理秩序逐步走上正轨。市残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引导残疾人车主自觉配合整治工作开展。市环卫部门有序推进环卫三轮车密闭改造工作,建立驾驶员保洁责任制,并成立督察小组对车辆密闭及车容整洁等开展专项检查。
4
新模式
整治常态化从严管控
实干笃行,久久为功。为切实解决“一整治就好,一放松又反弹”的难题,市“五车”整治办协调各城区相关部门,坚持“两个结合”常态化整治模式。
市“五车”整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统一行动与日常整治相结合。各城区城管、交警、交通等执法部门按照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原则,采取定点整治和流动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市统一整治行动,通过城区联动发力、同步打击,构成一张覆盖全市的整治大网,全面挤压非法“五车”生存空间,对非法“五车”形成了“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坚持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市“五车”整治办定期对各城区整治情况开展日常巡查,不定期对市区范围内的“五车”经营业主及加油站点进行暗访抽查,将督查发现的问题在整治工作群进行通报,要求相应城区及时整改并做好自查自纠。从督查情况看,全市“五车”问题持续减少,发现违法上路行驶“五车”较上年同比下降22%,人行道违法占道停放、占道经营“五车”问题同比减少近6成,部分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的“五车”问题基本消除,形成了“停车有序、车行其道、人行其路”的良好秩序,市民出行更加通畅。